
“早安!” “欢迎光临!”
一位女子部员和其他白莲组员站在会场外,一起以爽朗的笑容、明亮的声音,迎接前来参加会议的创价学会同志。白莲组是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的一个志愿组别,主要由女子部成员组成,负责支援会议和活动的顺利进行。看着这班身穿浅蓝色制服、笑容满面的女子部员,参加者们脸上不自觉地也露出微笑。
这位女子部员是韩佩君。自中学起她便跟随前辈值班,学习如何守护创价城堡。然而内心自卑、感觉不幸的佩君,和其他人共处时会觉得不自在。值班时要一直保持笑容,礼貌地回应参加者也是件不容易的任务。
然而,看到前辈发自内心的喜悦及温暖,佩君向往那样的人生态度。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,成为幸福、爽朗的女子部员。
克服内心的自卑感
佩君出生在小康之家,有一位大姐和哥哥,以及双胞胎姐姐。家庭经济虽不富裕,但能吃饱穿暖,咬紧牙根地度过每一天。父母对佩君的要求不高,因此她没学业成绩这方面的压力。但或许是身边的人都很优秀,她自小觉得自己样样不行,内心感到不高兴、没自信。
自从跟随母亲出席学会活动后,当地的女子部干部便经常家访佩君。她不想见她们,经常以沉默回应她们的热情。她总觉得和人交流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。
其实,佩君经常在脑里和人比较,但总败给内心的自卑感,甚至觉得自己的存在可有可无。
这种压迫的心情持续许久,直到有一天,她忍不住询问母亲:“我要如何才能变得幸福和开心?”
“不是和别人比,
是和昨天的自己比。
前进了一步
就是胜利。”
母亲只说了一句话:“唱题就能得到幸福。”
为了突破心理上的瓶颈,佩君决定放手一试,每天唱出真心的题目,祈求自己能成为幸福的人。
在池田先生写给青年部的《青春对话》里,有一段佩君非常喜欢的指导:“不是和别人比,是和昨天的自己比。前进了一步就是胜利。”

这段指导改变了佩君经常与别人比较的心态。
与其和他人比较,不如跟昨天的自己比较。就算步伐比别人慢也没关系,她要以自己的旋律向前迈进。
后来,佩君开始参加白莲组的值班,通过学习、唱题及前辈的指导,她变得更有自信。
虽然不主动和人交流,但至少能给予回应,逐渐形成幸福、爽朗的人生态度。
在逆境中找寻力量
大学一年级时,母亲罹患肾癌,医生说没有治疗方法,只能靠化疗及药物阻止癌细胞扩散。当家人都觉得无助时,母亲毅然成为家里的太阳,阔达的心态一扫家里的阴霾。出席学会活动或当学会同志探访时,所有人都觉得母亲不像是个病人。母亲甚至还鼓励他人,以自身不败的信仰姿态,以及强盛的题目与祈求展现在他人眼前。

这让佩君想起一段御文:“痛苦时就感到痛苦,快乐时就觉得快乐,是苦是乐都如实地接受,并一直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吧。”(御书文白Ⅱ,320页,白话)
她想,这就是信心强盛的生命境界吧。她也想成为那样的人。
数月后,有位医生说能为母亲进行肿瘤切除手术。但后来癌细胞竟扩散到肺部,导致母亲病危命在旦夕。
这时,母亲对佩君说,除了佛法信仰,她没有任何的财富能传承给她,希望她能认真修行佛法。佩君听后深受感动:母亲在这种时候还在想着如何鼓励她的孩子。她心里暗自决定要好好继承母亲遗留给她的“心之财”。
然而,母亲去世后,佩君顿感失去了至亲,仿佛没了能倾诉的对象。所幸还有学会的同志,经常约她家访、出席学会活动。想起这段日子,佩君非常感谢他们的不离不弃及关怀,使她不至于忘了信心。
修行佛法并不代表从此不会遇到困境,反而能在面对挑战时,变得有勇气,迎难而上。
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和人际关系等问题时,与其埋怨或逃避不见,佩君选择以唱题坚定面对。结果,她变得更有自信完成工作任务,能以包容的心对待后辈,也成功破解与同事的不合。
修行佛法并不代表从此不会遇到困境,反而能在面对挑战时,变得有勇气,迎难而上。
佩君也因信仰更懂得欣赏自己,转而帮助及鼓励有相同问题的人。她决意发挥大我的精神,能成为身边人的心灵支柱,支援他们,以报答对她有恩的人。
取自2023年1月《宇宙》